在看Taleb的《Dynamic Hedging》第三章的时候,
里面的Risk Management Rules,其中有一条评价非做市商交易员的话,让我印象深刻:
“When judging a non-market maker trader, remember that a large share of his profitability is atrributable to luck......The ratio of luck to skills decreases with the transaction frequency.”
用中文来说就是:
非做市商的交易员的盈利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运气,
交易员的运气与技术的比重会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多而下降。
♂♂♂♂♂♂♂ 够了♂没 ♂♂♂♂♂♂♂
在专栏停更的这段日子里,顺便也把一直在亏钱的A股账户也停了。
然后做了一点无谓的思考。
我一直觉得自己应该是那一小撮可以凭交易为生的成功人士。
然后这几年的经历让我渐渐意识到,我可能是99%的韭菜。
直到今年,我彻底接受了这个现实,我就是那99%的韭菜。
接受了这个现实之后,我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特有劲。
♂♂♂♂♂♂♂ 够了♂没 ♂♂♂♂♂♂♂
然后我又发现,对于交易的看法是会随着人的经历和年纪而变化的。
比如我以前觉得我可以通过技术分析成为那一小撮人。
然后我接触到缠论,觉得缠论是无敌的,其他方法都是垃圾,学不会是自己的问题。
再后来我觉得,一切的归纳法在金融市场都是注定要扑街的。
再到今天,我感觉,只要可以找到稳定参照系并且可以将价格序列完全(至少接近完全)分类的方法,都值得一试,不管他是不是归纳法。
好像我对交易知识体系有了更大的容纳度,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至少我看待这个市场的时候不再充满负能量了。
♂♂♂♂♂♂♂ 够了♂没 ♂♂♂♂♂♂♂
以后这里应该不会再出现关于交易的文章了。
可能以后做期权交易有什么心得的话也会放上来,
但这也是因为期权而不是交易的缘故。
为什么要把专栏名字改成Pure Delta呢?
是因为我在做交易的时候发现,假如你把delta对冲掉之后。
剩下的风险实在让人觉得太无趣了。
所以我觉得,对于交易员群体来说,Everybody needs pure delta。
万一赌对了呢?
===========
冼尼玛
2017/08/01
=========== Pure Delta · 专栏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