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好英俊的男子 )
作为学缠的老司机,发现各位问来问去的问题啊,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开玩笑的。)
无论是老司机还是新手,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都需要学习一个。以便在卖点来的时候跑得比谁都快,闷声发大财。
总结一下在下在学缠和用缠的时候遇到的问题:
1. 太过纠结于小级别行情。
最疯狂的时候,我曾经天天盯着贵州茅台的1分钟分笔图操作,以为缠论就是无敌。
缠师曾说,技术不好,级别太小的行情不能弄。
在实战中我发现,某些个股,尤其是盘子小的个股,一张大单下来,整个走势结构都会改变。
后来是怎么改过来的呢?亏钱亏多了,就改过来……
2. 太过纠结于笔段怎么划分。
只要你上去那些论坛贴吧上面看,10个问题有7、8个都是问这一笔怎么画这一段怎么分我这一笔画得对不对我这一段分得对不对的问题。
在这里,我摆一个观点:即使完全抛弃笔段,也不影响缠论的使用。
只需把握缠论的三大核心:中枢、级别、走势类型。笔段只是用于最低级别划分中枢的时候用到,一种工具而已。
你有本事,不用笔段,一样可以一眼看出中枢。
在这里介绍一点小技巧:新手可以多点以次新股作为例子划分笔段。因为一般次新股上来,最普遍的都是在连续涨停板之后就走一个30分钟级别的中枢,从图上看是十分清晰的,比如:
至于怎么划分才是正确,这个问题,重要吗?
对于理论研究,重要,对于赚钱,不太重要。
缠师说过:
只要你在划分中枢的时候把“规则”定好,其实根本不影响分析。
3. 关于递归的问题。
说起来有趣,据在下的观察,目前缠论分成三大“门派”:
第一是以1分钟图为最低级别,用笔段划分最低级别中枢然后递归上来各个级别。
第二是同级别分解,在不同级别用笔段划分中枢。
第三是放弃笔段,直接看中枢。
我自己,暂时是第一种。
至于哪一种好,缠师也曾经在某一课(具体哪一课我忘了,以后找到再放上来)的评论中回答过。最好是一、二都用。“有两种分析方法去分析,难道不会更好吗?(缠师原话大意)”
4. 级别是客观存在的,和你用什么分钟图来看无关。
这个原文有说,具体不再赘述。
5. 缠论有用,但有用的不仅只有缠论。
小弟在本专栏卷首语(一)的时候曾经写下这么一段话:
证券市场就是一个由金融构成的生态系统,一图一世界。在这里,每个交易者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
同一张图,同一只牛股。
你可以从估值等基本面找到暴涨的理由;
你可以从技术面看出它具有大级别买点;
你可以从软件中看到它在涨之前有大量资金买入;
你也可以从消息中提前得知它暴涨的原因;
……
依靠估值,并且具有坚韧的耐心的人,相信价值投资。
有门路,有资源的人,相信内幕消息。
什么都没有的人,对于他来说,图表就是这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
证券市场,成王败寇,无论用什么方法,能赚钱,就是赢家。
只是在学习和使用某一种方法的时候,一定要究其本质。
价值投资、量化、消息……你能赚钱,依靠的是什么?你相信的是什么?
在下觉得,缠论有用,但是从不认为这个市场仅仅只有缠论。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要能赚钱,哪怕抛硬币,都是好方法。
最后说两句:
这个专栏写作的初衷只是为了整理个人操作思路。
在这里,各位来去自如,只要不涉及人身攻击,说什么都可以。
假如阁下觉得只有自己的方法天下无敌其余的都是辣鸡,请出门右拐,这个市场在等你拯救;
假如阁下觉得技术分析一文不值缠论就是民科,请出门右拐,技术分析话题底下很多人等着你;
假如阁下觉得缠论原文难懂还不如先来这里看看,请出门右拐,原文才是最重要的;
假如阁下想吵架,请出门右拐,知乎日经贴欢迎你。
假如阁下正在用某种方法炒股,同时也想了解缠论,请留步;
假如阁下正在学缠,有困惑,请留步;
假如阁下追求的是证券市场的和而不同,请留步;
说不定这里能给你惊喜。
冼尼玛
2016/08/25
=========== 交易员崛起 · 专栏目录 ===========